潍坊青州市以荷为“媒”,搭建起了乡村振兴的平台,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、农民增收的发展之路。
走进青州市庙子镇梨园店村,300多米长的荷塘里,翠绿的荷叶层层叠叠,白色、粉色的荷花亭亭玉立,微风拂过,荷香阵阵。如诗如画的美景不仅吸引了八方游客,更成为艺术学子们流连忘返的创作圣地。
山东师范大学学生李凤琦:“坐在这里写生,听着蛙鸣鸟叫,闻着若有似无的荷香,心里自然会沉静下来,在这种环境下写生,是在其他地方找不到的这种感觉。”
高校教师、艺术学博士王胜军:“这边的荷花,体量很大,而且它的姿态,叶子的姿态,花的姿态,要比其它地方更加的饱满,更加的有神韵,我们走过了全国很多地方写生荷花,青州庙子镇这个荷花非常有特点,非常有特征。”
如今的醉人花海,在以前,却是村民避而远之的臭水沟。2015年,庙子镇梨园店村村“两委”抓住美丽乡村建设的机遇,带领村民打响环境整治攻坚战,清理河道、筑坝建桥、沿岸绿化,短短半年时间,1600米的垃圾沟就完成了华丽蜕变,成为风光旖旎的“荷花湾”。
展开剩余59%环境美了,“荷花经济”也跟着火了。村里探索出“夏赏荷、冬采藕”的生态农业模式,实现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。
庙子镇梨园店村党支部书记高云亮:“这藕池每年的收入到了秋后就开始收藕,收藕一般都在两三万斤,一般都收入三四万块钱,给这个村集体增加了收入,给老百姓分了藕,也是一个很好的成果。”
一池荷花,绽放的是生态美,结出的是振兴果。从“赏荷游”到“采莲藕”,从土地流转到家门口就业,梨园店村以荷为媒,铺就了一条“业兴、村美、民富”的乡村振兴路。
高云亮:“下一步还得从农业上下功夫,把这些小地一部分的荒地、山地要利用起来,把小地变为大地,把荒地变为农田,要高质量发展农业产品,成为乡村振兴的示范区。”
以“荷”为媒,共赴乡村振兴。这个夏天,王坟镇大田庄村荷塘内的荷花也依次绽放,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。近年来,为培育产业、拓宽致富渠道,村庄成立了合作社,清整闲散荒地荒沟,发展生态莲藕特色种植产业,将这片荷花塘打造成了集莲藕种植、生态观光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“聚宝盆”。
青州市珍珠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兴芳:“2020年的时候,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帮扶下,建了两个藕池,接近六亩地,两年以后,有经验了,增加了十亩地,销量也越来越大了,知名度也越来越高了,提高了咱村的知名度,今年又增加了接近八亩地。”
为了延长产业链条,合作社推出了莲藕面条、荷叶茶、全藕宴等产品,提高莲藕附加值的同时,也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。
青州市珍珠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兴芳:“咱种植的藕知名度逐渐打出去了,看荷花的越来越多,就想着带动咱村里农副产品,咱有山楂、柿子、地瓜,咱想着把农副产品一块带出去,让村民增加收入。”
发布于:山东省杠杆配资开户网,投查查配资平台,101金融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