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5/09/04
导语
销量和营收增加,却有超过半数的车企或净利润继续减少或净亏损加大。
作者丨康 琴
责编丨石 劼
编辑丨严旭霞
在以旧换新和报废更新政策的双重推动下,车企和经销商也积极促销推动销售,今年上半年国内汽车行业延续良好走势。
中汽协的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国产汽车(含广义乘用车和商用车)产销分别达到 1562.1 万辆和 1565.3 万辆,同比分别增长 12.5% 和 11.4%。其中,国内汽车销量同比增长 11.7% 至 1257 万辆,出口同比增长 10.4% 至 308.3 万辆。
同时,乘联会也称,今年上半年仅国内售出的国产狭义乘用车销量为 1090.1 万辆,同比也增长 10.8%。
仅从销量层面来看,国内汽车行业似乎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,车企们应该也赚得盆满钵满。
但实际上并非如此。
根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的统计,今年上半年国内汽车行业收入为 5.1 万亿元,同比增长 8%,可成本同比增长 9% 至 4.5 万亿元,利润仅为 2444 亿元,这意味着利润率只有 4.8%。其中,6 月的利润率高达 6.9%,相较于今年前 5 个月的 4.3%,这使得上半年汽车行业的利润率有明显提升,只是仍明显低于下游工业企业利润率 5.7% 的平均水平。
而从日前国内各大上市车企公布的上半年财报来看,利润偏低确实是普遍情况。
通过一句话点评对 19 家国内主要上市车企财报的整理发现,随着销量的增长,上半年大多数车企的营业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,特别是吉利、小鹏、零跑和北汽蓝谷增幅均超过 100%,但也有 11 家净利润表现不理想,或净利润明显减少或仍在亏损状态,与去年同期相比,甚至有 2 家净利润直接转为负数。
1
比亚迪营收净利润双冠王
对比财报发现,各家车企的营收和净利润的表现差距非常大,只有比亚迪、零跑和千里科技(原力帆科技)的两项指标同比均为正增长,其他车企要么只有一项指标同比实现增长,要么两者双双走跌。
具体来看,比亚迪的营收同比增长 23.3% 至 3712.81 亿元,比去年同期增加超 700 亿元,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3.8% 至 155.11 亿元,双双创下同期新高并且夺冠。
值得注意的是,2024 年上半年比亚迪的营收才首次突破三千亿元的门槛,并以此第一次拔得国内上市车企营收的头筹,2024 年全年其也首度超过上汽集团成为国内上市车企营收的年度冠军。
净利润层面,2023 年上半年以来,比亚迪一直是国内最赚钱的上市车企。
此前曾连续数年霸占国内上市车企营收榜首的上汽集团,今年上半年则以 2995.88 亿元紧随比亚迪之后,这已是其连续第二年上半年营收不足 3000 亿元,不过比去年同期增加 149 亿元,实现 5.2% 的增长。
可惜的是,今年上半年上汽的归母净利润仍在继续减少,同比下跌 9.2% 至 60.18 亿元,但只要下半年能保持住,今年它的净利润或能重回增长,毕竟 2024 年全年其只赚了 16.66 亿元。不仅如此,得益于海外市场的开拓,盈利能力的改善,抛开非经常性损益之后,上半年上汽的扣非净利润还同比增长 432.2% 至 54.31 亿元。
继 2024 年上半年首次超过千亿之后,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的营收再创新高达到 1502.85 亿元,同比增长 26.5%。
今年上半年吉利的净利润同比下跌 9.2% 至 92.9 亿元,可其中 26.4 亿元来自 36.3 亿元的外汇净收益。如果抛开这笔非经常性的收益,今年上半年吉利的核心净利润约为 66.6 亿元,同比增长 102%。
而依靠海外市场连续数年保持不错的增长,特别是去年营收、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均创下近年新高之后,随着比亚迪和吉利等自主车企也加大出口力度,加上作为其重要出口目的地之一的俄罗斯汽车销量暴跌,今年上半年长城汽车的营收仅微增 1.0% 至 923.85 亿元,净利润下跌 10.1%,扣非净利润更是下跌 36.4%。
与长城相比,北京汽车的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,营收与净利润均为负增长,特别是净利润同比下跌 81.8%,直接从去年同期的 19.78 亿元暴跌至 3.6 亿元。
受价格战的影响,在销量创下近八年新高的 135.5 万辆的前提下,今年上半年长安汽车的营收反而下跌 5.3% 至 726.91 亿元,净利润下跌 19.1% 至 22.91 亿元,在减去 8.15 亿元的非经常性损益之后,其核心净利润为 14.77 亿元,同比增长 26.4%。
虽说因集团总销量同比下跌 15.8% 至 19.9 万辆,今年上半年赛力斯营收同比下跌 4.1%,收于 624.02 亿元。但因利润较高的问界品牌占据绝大部分销量,而且问界 M8 和问界 M9 分别是 40 万元级和 50 万元级产品的领头羊,今年上半年赛力斯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仍分别增长 81.0% 和 72.1%。
理想汽车的情况则与长安有些类似,受到市场竞争加剧售价拉低的影响,即便今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 7.9% 至 20.4 万辆,营收却下跌 2.0% 至 561.73 亿元。不过,得益于旗下产品的价格和利润都相对较高,理想的净利润还是达到 17.44 亿元,仍同比增长 3%。
2
只有两家利润增长
严格来说,上述 8 家中只有长城与北汽的净利润指标不增反降,而在接下来的 11 家中却有多达 6 家净利润比去年同期明显减少,特别是广汽集团和江淮汽车净利润直接由正转负。
按照营收依次来看,依靠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同比增长 33% 至 20.4 万辆和毛利率的增加,今年上半年东风汽车集团的营收同比增长 6.6% 至 545.33 亿元,但因旗下合资企业东风日产和东风本田销量双双大幅下跌超过 20%,而这两者一直都是集团利润的主要来源,因此集团的净利润暴跌 92.0%,仅为 0.55 亿元。
广汽集团同样也深陷入困境,今年上半年集团总销量同比下跌 12.5% 至 75.5 万辆,旗下的新能源产品也没享受到国内新能源市场高速增长的红利,销量同比下降 6.1% 至 15.41 万辆,加上合资板块中的广汽本田销量明显减少,导致集团营收仅收于 421.66 亿元,同比下跌 8.0%。
今年上半年广汽不仅营收创下四年新低,而且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 15.16 亿元变为 -25.38 亿元,这是近年来广汽的净利润首次为负,扣非净利润亦从 -3.38 亿元扩大至 -29.45 亿元。
小鹏汽车的营收未进入十强,但因今年上半年售出了 19.7 万辆——超过去年全年的 19.0 万辆,营收创下 340.90 亿元的同期新高,而 11.4 亿元净亏损额也比去年同期的 26.5 亿元收窄 57.0%。考虑到去年三季度以来,小鹏的净亏损额不断减少,接下来随着销量的持续走高,未来大概率还会进一步收窄,四季度时甚至可能出现其有史以来首次转正。
得益于乐道和萤火虫的逐渐上量,今年上半年蔚来汽车的总销量同比增长 30.6% 至 11.4 万辆,营收也收获 310.45 亿元的新高,但由于换电站建设、研发和销售成本增加,尤其是多品牌渠道扩张等原因,亏损依旧达到 120.32 亿元,仍在继续扩大。
但值得一提的是,二季度蔚来的净亏损为 51.41 亿元,已经比一季度的 68.91 亿元有明显收窄。加上乐道 L90 和蔚来 ES8 开启大规模交付,蔚来汽车的月销很有可能会突破 4 万辆,因此有观点认为四季度蔚来或许也能迎来首次季度盈利。
和前两者一样,随着销量同比增长 155.7% 至 22.2 万辆,今年上半年零跑汽车的营收也增长 174.0% 至 242.50 亿元,创下同期新高。不仅如此,凭借着与 Stellantis 集团的合作,零跑汽车也走向越来越多海外市场,净利润虽只有 0.3 亿元,但这是其上市以来首次实现半年净利润转正,因此今年或有可能成为它全年实现盈利的第一年。
江淮汽车和江铃汽车则完全是另一种情况,尽管上半年这两者的营收同比分别增长 9.1% 和 1.0%,但实际上它们的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都在减少。
由于海外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出口量减少,高端项目尊界前期投入成本高,产能又仍处于爬坡期,尚未呈现规模效益,因此上半年江淮的净利润直接从去年同期的 3.01 亿元转变为 -7.73 亿元,扣非净利润也由正转负为 -9.16 亿元。
江铃汽车也是如此,由于市场竞争激烈、新能源车转型投入较大等原因,今年上半年其净利润下跌 18.2%,扣非净利润的跌幅更是达到 33.4%。
相比之下,北汽蓝谷的情况则在不断好转,随着旗下极狐品牌销量的翻番,上半年集团销量同比增长 139.7% 至 6.7 万辆,营收也同比增长 154.4% 至 95.17 亿元,并且随着规模效应的显现,成本得到控制,净亏损和扣非净亏损分别收窄至 23.08 亿元和 23.34 亿元。
至于千里科技(原力帆科技)、海马汽车和众泰汽车,由于体量较小,它们的营收都相对较少,尤其是后两者的净利润都负数,但这三者净利润的同比均为正数。
其中,众泰汽车称由于缺乏运营资金,公司的整车业务未能复工复产,这就是意味着其实净利润的增加更多是因为成本的减少。
而千里科技的净利润能实现增长,主要是因为收到来自政府的补贴。财报中称,抛开这笔非经常性损益之外,由于对智能汽车座舱系统研发投入的增加,千里的核心净利润实际上也是负数,并且还同比下跌 903.9%。
康琴
只想跨过山和大海
THE END
杠杆配资开户网,投查查配资平台,101金融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