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原标题:“十五五”期间绿色低碳产业如何发展?专家:还需要保持一个适度快速的增长)
2025年是我国宣布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5周年。5年来,我国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,在新能源结构优化、建筑节能降碳、碳市场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。
然而,中国新能源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。“在供给侧,需要加快新型电力系统的设计和建设,选择建立一种以新能源为主导或为基础的新型电力系统;在需求侧,要尽快推动由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的过渡,并且把碳排放双控量化目标落实。”7月4日,中新社国是直通车举办“能源中国——全面加速绿色能源转型 推动协同发展”活动,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在发言时如是说。
谈及“十五五”及更长一段时间的绿色低碳产业发展,刘世锦认为,“还需要保持一个适度快速的增长”。中国经济近年来稳定增长,绿色低碳产业的快速崛起功不可没。未来要保持必要的增长速度,这样才能实现规模经济效应、增加研发投入、持续增强竞争力。
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强调,要深化改革,坚定走向能源转型。促进向新型电力系统的转变,加快部署绿色低碳技术、特别是高比例非化石能源发电技术。一方面发挥市场机制配置现有资源的作用,另一方面要体现对新质生产力的鼓励。
与此同时,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副院长王克预计,在实现“双碳”目标进程中,清洁能源投资在中国未来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。“十四五”规划结束前,中国清洁能源投资将在2025年进一步增长。基于中国在清洁能源产业链中的关键角色,预计中国未来也将在全球清洁能源部署中起到重要作用。
此外,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,清洁化、低碳化、电气化、网络化、数智化已成为能源转型的显著趋势和共识。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副秘书长周原冰表示,在这过程中,电网作为连接供需配置资源的枢纽平台,日益成为能源发展转型的关键核心。
就中国而言,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电网建设正稳步推进。未来五年至十年,我国电力需求将保持长期高速和中高速的增长态势。然而,大规模超高比例的电力设备接入、极端天气增多等情况,给电网带来诸多挑战。为此,必须建立新型电力系统,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构建新型电网。
在周原冰看来,未来,统筹电力绿色低碳转型和安全保供,是整个电力行业或能源行业重点难点,也是整个电网创新发展的核心目标。“十五五”时期是电网大投入、大创新的阶段,也是一些重大技术和重要政策的突破期。电网将为“双碳”目标的实现、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强大动能。
谈及碳中和投资,能源基金会战略规划主任傅莎认为,碳中和产业投资空间广阔。她表示,为实现碳中和目标,2025年至2060年间,中国所需投资规模预计将达到19.5万亿至36.2万亿美元。从行业分布看,电力部门因涵盖全部可再生能源建设投资,规模居首。终端部门则聚焦节能技术等增量投资,各领域均展现巨大潜力。
尽管前景广阔,实现投资促进碳中和的任务仍面临诸多挑战。傅莎建议通过政策激励、商业模式创新及多元化融资解决,如利用容量电价支持储能,发挥买家效应推动绿氢项目,同时优化融资结构,强化财政对早期项目的支持。
杠杆配资开户网,投查查配资平台,101金融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